查看原文
其他

事关免疫力,身体上的这种“肉”最好多一点!养护方法奉上~

中国中医药报社 养生中国 2023-12-31

人一上了年纪,就容易出现握东西无力、步态变迟缓、站起来费劲等问题。


不少人认为这是衰老的正常表现,殊不知,这可能是我们的肌肉衰减了!



肌肉是健康的“储蓄罐”!


肌肉是人体中至关重要的存在,不论是简单的眨眼、微笑,还是基本的走路、跳跃,又或是高难度的攀爬动作,都需要肌肉的支持。


此外,肌肉还与人体的免疫力息息相关。



有研究发现:

肌肉组织减少10%时,免疫功能会明显降低,更易出现感染;

减少20%时,可有明显无力感,日常生活能力下降,更易跌倒,伤口不易愈合;

减少30%时,人体就会变虚弱,甚至无法独立坐着,伤口无法愈合。

德国癌症研究中心一项研究也显示,免疫力跟身体的肌肉质量很有关系,肌肉量足够,对抗病毒感染的能力会越好


拥有强壮的肌肉,能帮助免疫系统对感染和疾病做出快速反应,且肌肉越多的人产生的免疫反应更好,从而减少生病的可能和时间。


所以说,养肌肉就是养健康。



两个因素加速肌肉流失


01年老


正常情况下,人体肌肉是丰满、紧实、强健、有弹性的,如感觉身体肌肉很虚软,就是体内脂肪太多,而肌肉太少。


研究表明,人的肌肉量通常在30岁达到峰值,此后每年减少1%~2%。


到60岁以后,人体肌肉量的“丢失”速度会更快。若不进行干预,到70多岁时,大多数人将失去30%~40%的肌肉。


虽然从体重上看,很多人中年以后开始“发福”,但这增加的体重往往是脂肪,而并非肌肉,甚至还会出现肌肉减少,脂肪增多的情况。


患有肌少症的中老年人会发生肌力减弱、活动能力受损,其跌倒风险也会增加,甚至出现站立困难、步履缓慢、容易跌倒并发生骨折。


02缺乏运动


除了年龄因素的影响,缺乏运动也会使肌肉流失。


要知道,肌肉有“用进废退”的特点,不去刺激它就不会生长。


长时间不运动、久坐久卧,会出现肌肉流失、萎缩、功能退化,这也是年轻人肌肉不足的主要原因。


研究表明,如果两周不使用下肢肌肉,腘绳肌(大腿后侧肌群)的力量会衰退14%,股四头肌会衰退20%。



存钱不如存肌肉!


保持肌肉健康,有两个重要方法:


01摄入充足的营养


这不是让我们随便吃,而是需要我们合理摄入优质蛋白。


有人为了减肥选择吃素,优质蛋白摄入量大幅减少,这就容易导致肌肉质量下降。


要知道,只有保持碳水化合物、脂肪、蛋白质均衡摄入,才能促进肌肉形成。


一般来说,不同人群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需求不同,青年人为1.0克/千克体重、中老年人为1.0~1.5克/千克体重,其中优质蛋白质应占1/2。


至于具体分配,最好每餐能摄入优质蛋白质20~25克,这是减少肌少症患病风险的最佳办法。


比如,早上吃100克主食+1个鸡蛋+1杯牛奶,中午和晚上分别吃50~75克纯瘦肉。


注意: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有肉类、鱼贝类、蛋类及豆类。


02运动量不能少


年轻人要趁着青春好时光,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,为肌肉“库存”提前做好储备。


老年人也同样要多运动,避免肌肉丢失,延缓衰老。


这里专门总结了一套运动方案——


01


首先,每天保持30~6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。


对于中老年人来说,步行是最好的有氧运动。


如果中老年人一口气走不了30分钟,可以一天分几次走,不过每次至少走10分钟。


02


然后,每天再至少做2分钟的柔韧性训练,任何大肌肉群的静态伸展活动都可以,如做颈部前后屈伸、左右屈伸,肩部环绕,肘部屈伸,身体向前屈髋,下蹲屈膝等。


03


另外,中老年人每周要有2天做力量训练,可以做一些递增阻力训练,如墙卧撑,就是双手掌扶着墙做俯卧撑的动作,8~12个为1组,休息一会儿后,再继续做,每天2~4组。


平日,身体条件允许的朋友,还可以试试踢毽子活动,它可以通过接、落、跳、绕、踢等动作,使下肢关节、肌肉、韧带都动起来。


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
喝牛奶要避开这些药物,否则越吃越伤身!

心慌、气短、心律失常?这款中成药有疗效|奇妙中成药

中药汤剂是越浓越好吗?

最适合寒露节气的运动拉伸!这样拉伸一下,全身都舒适

编辑:高继明  审核:朱蕗鋆

本文综合自人卫健康、生命时报、健康报等。

喜欢我们的内容

请点击下方的养生中国名片

关注公众号

就能每天看到我们了

↓↓↓

关注养生中国每天早晨七点钟学点咱老百姓用得上的健康知识~

更多中医药资讯

请扫码关注








喜欢就点个“在看”

欢迎分享到朋友圈哦~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